眾網小貸614征信宣傳:維護征信權益,助力復工復產
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推進,個人信用報告廣泛應用于經濟生活中。個人信用報告是一個人的“經濟身份證”,良好的信用記錄對個人獲得貸款、辦理信用卡,甚至對就職、出國、公務員錄用、評優等都有影響。
二代征信系統上線運行
個人信用報告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也就是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截止2019年底,征信系統收錄自然人10.2億人,個人征信系統日均查詢657萬次。
自從2020年1月19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二代征信系統上線運行,逐步實現面向金融機構和社會各界提供信用報告查詢、增值服務。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二代征信系統切換上線的通知》(銀辦發〔2020〕6號)的部署,二代征信系統已于2020年5月4日起順利接替一代征信系統運行。
與一代相比,二代系統采取更先進的技術處理手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對多種借貸業務模式和場景產生的信用數據進行識別,覆蓋范圍更加廣泛。
(二)對信用數據的更新頻次更高,原則上要求放貸機構在采集時點T+1向征信中心報送數據。
(三)個人信息記錄更加完整全面、記錄的內容更加細化。
毫無疑問的是,征信系統已經成為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有效工具,幫助放貸機構識別高風險客戶,預警高風險存量貸款,清收不良貸款。
維護個人征信權益,切實保障信息安全
社會公眾對自身的信用報告有查詢與異議的權利。查詢信用報告一般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現場查詢,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在網點設置了柜臺以及自主查詢機;第二種是網上查詢(訪問www.pbccrc.org.cn),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足不出戶實現“零接觸”查詢;第三種是可以通過受認證的銀行進行網銀查詢。
如果公眾對自己的信用報告記錄的信息存在異議的,也可以通過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或者是自行聯系放貸機構提出申請,對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有訴訟的權利。
值得一提的是,個人信用報告涉及大量敏感私人信息,需要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個人信息泄露與濫用。為保護信息安全,一定要做到 三要、三不要:
三要:
1. 要妥善保存電子版或紙質版信用報告避免丟失、或被他人看到。查詢信用報告時需要提供身份證件,個人應當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復印件注明用途;
2. 通過網絡設備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時,保管好用戶名和密碼,及時從電腦上刪除密匙信息,避免遭受黑客攻擊泄露;
3. 及時銷毀不再使用的紙質信用報告;
三不要:
1. 不要隨意存放、亂扔紙質信用報告;
2. 不輕易向他人或其他機構提供信用報告,第三方獲取個人信用報告時應獲得個人授權。
3. 不要使用安全性低的公開網絡查詢或保存信用報告
助力復工復產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中國面臨嚴峻考驗,各類經濟主體受到疫情影響較為突出。中國不僅采取了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斷傳播鏈條,而且為助力復產復工,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其中,《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銀發【2020】29號)中明確強調了,對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和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因疫情影響未能及時還款的,經放貸機構認定,相關逾期貸款可以不作逾期記錄報送,已經報送的予以調整。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企業,可依調整后的還款安排,報送信用記錄。
眾網小貸一向重視客戶個人信息的保護和使用,切實保障客戶的征信權益。為貫徹落實29號文精神,我司對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四類人群和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將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客戶提出的申請和相關證明材料進行審核,并妥善處理疫情期間的信用記錄。
我們希望在復工復產階段,通過本次的614征信關愛宣傳活動,加深公眾對于人行二代征信系統的認識,提升誠信意識,引導公眾重視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個人征信權益。